公路建設:自然屯通油路比例達到85%以上
按照“四網一環”總體布局,擴大路網規??偭?,提高覆蓋與通達能力。建成大連灣疏港高速公路,皮口至炮臺高速公路,莊河至蓋州高速公路,長興島北高速公路,實現高速公路相互連接,直達主要港口,貫通各區市,形成與“三個中心”、“一個聚集區”要求相適應的公路運輸主通道。
開工建設渤海大道,升級改造鶴大線、黑大線、莊林線、蓋亮線等國省干線公路,實現一級公路直通臨近區市、重要港口和產業園區,連通主要鄉鎮,完善經濟園區、中心城鎮與高速公路、對外通道的連接,增強輻射功能,推進全域城市化進程,公路建設適度超前于經濟社會發展。每年新建農村公路200公里,自然屯通油路比例達到85%以上。
道路運輸:新增長途客運線路30條
構建城際快運網絡,開通大連至西北、西南地區城際零擔線路,城際快運班線增加40條。加快以城市組團為中心的城區物流配送發展,滿足民需物流需求,鼓勵發展專用運輸車輛。支持有條件的貨運站場向物流站場、物流園區轉型,建設大連升運、大連超通、香爐礁甩掛等8個物流中心。
繼續加快機動車維修保障體系建設,為消費者提供方便快捷、質量優良、價格合理的維修服務。進一步優化運力結構,以節能減排車型為主,年更新長途客運車輛100臺,提升車輛的安全性、舒適性和環保功能。加快公路運輸樞紐建設,建設大連中心汽車站、旅順新城區汽車站以及長興島、旅順、南關嶺客運樞紐站。
新增長途客運線路30條,實施7條線路集約化改造。
城市公交:新增7個公交樞紐站
加快發展運能大、污染小的軌道交通,建成旅順南路和金州至普灣新區兩條快軌線路,加大公交站場建設力度,建設站北廣場、馬欄廣場等7個公交樞紐站,建設明珠路、東港新區等4處停車場。
構建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交通體系,打造“物聯交通”、“感知交通”和“智慧交通”,GPS、GIS、網絡、通信等信息化技術全面應用于交通各個領域,普及出租汽車GPS系統及電召、刷卡、防劫防盜、失物招領功能,全面提升交通的智能化、數字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