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國務院近日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提出,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的基本原則,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圍繞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九項戰略任務和工作重點: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強化工業基礎能力、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深入推進制造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其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等十個產業被明確為重點發展領域。
“中國制造2025”官方版終于出爐,小編這就帶著各位看官細細解讀其中的重卡行業發展趨勢。
創新驅動
創新一直是社會科技進步的源動力,文件中指出,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提高創新設計能力,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就重卡行業而言,技術創新也是各生產企業正在面對的發展瓶頸和重要任務。
目前國內的主流重卡生產企業,已通過合資等合作形式,與歐美企業開展技術合作,引進國外技術。這種技術合作形式并不能使重卡行業取得良好發展,唯有掌握核心技術,突破歐美國家的技術控制,才能使中國重卡走的更遠。創新的腳步不止停留在技術層面,營銷方式創新也是近年來企業間競爭的重要領域。在“中國制造2025”的背景之下,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將與傳統營銷進行融合,客戶中心型企業將在今后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質量為先
創新一直是社會科技進步的源動力,文件中指出,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提高創新設計能力,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就重卡行業而言,技術創新也是各生產企業正在面對的發展瓶頸和重要任務。
目前國內的主流重卡生產企業,已通過合資等合作形式,與歐美企業開展技術合作,引進國外技術。這種技術合作形式并不能使重卡行業取得良好發展,唯有掌握核心技術,突破歐美國家的技術控制,才能使中國重卡走的更遠。創新的腳步不止停留在技術層面,營銷方式創新也是近年來企業間競爭的重要領域。在“中國制造2025”的背景之下,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將與傳統營銷進行融合,客戶中心型企業將在今后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綠色制造
隨著環境問題的突顯,綠色、環保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流。文件中提出,將繼續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從中國制造2025來看,重卡行業仍將面臨諸多機遇:
1、作為清潔能源,天然氣重卡仍將面臨良好的發展前景和機遇,應保持足夠信心;
2、以降低油耗和污染排放物為核心的產品升級換代,仍是未來重卡發展的主要任務;
3、新材料的應用及保證安全下的輕量化,是提升標載重卡競爭力的關鍵。
優化結構
文件中指出,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關鍵環節,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優化結構一直是近年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樣對于重卡行業來說,應主要關注:
1、從生產型制造企業向服務性制造企業轉型,是重卡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關注客戶運營全過程,提供整體方案,是服務性制造的主要方向;
2、重卡企業應順應經濟結構的調整,做好自身產品結構調整,方可立于不敗之地;
3、積極關注客戶結構變化,適應經濟新常態下的市場變化,牢牢把握住未來發展的先機。
版權聲明:此文源自東風柳汽,如需轉載請尊重版權并保留出處。內容若存有質量疑問請立即與本網聯系,商用車之家將盡快處理并予以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