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訪! 專業商用車網絡媒體 為您服務
時近歲末,盤點2014年客車市場,我們欣喜的發現,6米以上客車領域,客車行業第一集團軍的格局,正悄然發生著改變。據統計數據顯示,自8月份開始,中通客車已悄然越過兩龍,居宇通及蘇州金龍之后,進入行業前三甲。
這不僅對于中通客車,對于客車行業來說,也具有劃時代重要意義。因為也是中通,在2011年底,成功跨入行業“萬輛俱樂部”;因為也是中通,在2012年底,打破了行業10年來一成不變的6米以上客車 “一通三龍”的統治格局,使行業跨入“兩通兩龍”時代;因為還是中通,不到2014年底,就又將記錄改為“兩通一龍”。
因為中通有著優厚的文化傳承;因為,中通有臥薪嘗膽的勇氣;因為中通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正因如此,中通的綜合實力才能一步步躍上新臺階,無論是企業規模、管理水平,還是經營效益均長足的進步,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增強,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經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尋中通發展之謎。
第一章 甘愿臥薪從頭來
九十年代,一提起客車,大家自然會想到“南揚北聊”,即南方揚州的揚州客車暢銷江南,北方聊城的聊城客車(中通客車前身),獨霸江北。特別是中通曾一度躍居全國同行業效益第一位。但是,隨著外資外企的進入,“一通三龍”迅速崛起,南揚北聊黯然失色,兩企業雖奮力突圍,但一直未能進入前三甲??梢舱沁@段輝煌的歷史,給中通發展的深厚的文化滋養以及技術與市場的沉淀。
多年來,中通從未放棄追逐的決心與信心。通過各種奮起直追,一次次尋找機會,一次次調整思路。努力放開眼界,跟上時代節奏,學習國際先進經驗,練就了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燃氣車、新能源、校車、海外市場……,步步領先。為后來的厚積薄發,貯備了足夠的能量與底氣。
以雄鷹泣血重生的精神,激勵全體員工開拓進取
在中通,所有的員工都會講這樣一個《鷹的重生》的故事:“鷹有70年的壽命,可是在它們40歲的時候,它就要做出一個選擇:是等死,還是選擇重生!可重生的代價是,將已經變得長而彎曲的嘴,往堅硬的巖石上撞擊,猛烈的撞擊,要把嘴巴撞得脫落;將老化硬鈍爪子的前端,一口一口啄下;把干澀無光的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這樣經過一百五十天以后,就會長出嶄新的羽毛,鋒利的爪子,扇動著美麗的翅膀再一次成為了天空的霸主,飛翔在自己的天空。重生,它做到了!”中通的員工正是以這種精神,無論是戰略決策、技術研發、市場拓展,還是日常生產經營中都以這種臥薪嘗膽的精神,與困難做著斗爭。
潛心研究,夯實基礎,搶抓機遇,技術創新求突破
作為制造型企業,技術創新是企業的源動力,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創新的核心是自主創新能力和掌握核心技術。企業只有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優勢的產品、才能在中高端市場及戰略性產品上占據優勢。
2000年新能源客車市場初露端倪,公司果斷決策,率先在新能源客車領域捷足先登。從2004年開始研究新能源客車,成為最早進行這方面研究的公司之一,可是新能源客車不是傳統意義上產品的升級換代,而是一場汽車的革命,其研發過程充滿了未知與艱辛。甚至就在兩年前,行業對新能源質疑及前景仍是爭論不斷。就在很多企業在猶豫,是不是投入精力,投入多大精力進行新能源客車的研發時,中通新能源客車產品已開發到了第6代,其中也有失敗的教訓。但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的經驗與教訓更是培養了新能源研發隊伍對行業和產品的深刻理解與認識。這也就不難理解,在新能源市場打開后,中通為什么會有如此出眾的市場表現了。當然,如果不是環境污染迫切,不是政府的大力推動,中通還將在新能源的研發路上默默的付出。
經過多年持續的研發投入,中通節能與新能源客車產品系列不斷完善。公司在2013年7月份發布了“藍芯平臺”,作為客車行業內第一個燃氣客車研發平臺,標志著其燃氣客車技術走在了行業的前列?!笆晃濉逼陂g,中通投巨資用于科技研發,建成國家級技術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國家認可實驗室。同時,中通還聯合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對客車安全性、可靠性、節能性和舒適性進行技術攻關,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模式。目前,中通在輕量化設計、減震降噪和空氣動力、產品節能等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憑借雄厚的科技實力被科技部評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獲得受理專利近100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60項,位于全國同行業前列,先后參與制訂了10項國家及行業技術標準,推動了客車業發展。
在產品研發及儲備方面,中通客車未雨綢繆,瞄準市場熱點,全力推進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調整,目前,不僅在傳統車上已實現了各種產品系列全覆蓋,而且,新能源產品已拓展至長途、團體及班車的各個領域。并且是國內唯一一家產品通過德國TUV認證的公司,獲得了銷往整個歐盟地區的通行證,同時積極以先進的技術,全球化的設計理念,引領國際市場。